400-657-1316
“千套旧制服套牢仓库”追踪报道
华西都市报:成都某快递公司6年堆积上千套工作制服,烧不得卖不了捐不出,堆在仓库成烦恼。昨日此事经本报报道后,许多市民和单位通过网络和华西传媒呼叫中心96111反馈支招。其中,成都九江垃圾焚烧厂可以接纳这批衣物,一家筹备中的循环工厂也答应接收,将其制成抹布、拖把等家具清洁用品。
昨日,华西都市报对快递公司的制服困局进行了报道,在读者中引发了热议。许多市民通过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华西都市网和96111,给出了处理制服的各种招数。“可以把制服上的商标缝成公益环保图案,再捐到贫困山区去。”市民赵先生建议。
愿意提供帮助的市民或单位中,有两家引起了李润峰的兴趣。一家是位于双流的成都九江垃圾焚烧厂,是目前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大型环保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我们正在积极联系这座焚烧厂,如果衣服能够用来发电,是件好事。”
“我们也可以提供帮助。”成都义工联相关负责人罗创称,愿意代为保管旧制服,“我们正在筹备建厂,把旧衣服循环利用,经过搅拌等工序做成抹布、拖把等清洁工具。”
制服有了两个去处,李润峰说会向公司总部报告,“无论选择哪种处理方式,安全、环保是第一位。”像快递公司一样有大量库存制服的企事业单位,还有环卫部门、城管部门以及民警等许多企事业单位。制服处理起来有何难题,一件警服的最终归宿可能有哪些?华西都市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调查
老旧防弹衣 躺仓库吃灰
相对于普通制服,成都市公安机关使用的制式警服要特殊得多,处理起来更有难度。有30年警龄的成都民警刘明(化名),在最近2年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局。
案例:50件警服堆满衣柜
“我当过交警,之后在派出所当民警,换下来的警服有50多件。”刘明说,从最开始的“的确良”蓝色制服,到后来的蓝色警服,每发一件他都会穿上外出工作。
警裤相对来说好处理些。上面没有警察标志,可以当普通休闲西裤穿。而警服不能随便丢到垃圾箱里,更不能捐出去,“要交回警局吧,又有些舍不得。”
就这样,弃之不能、还之可惜的警服不知不觉攒下来了2大箱,刘明的老婆每次做大扫除,少不了埋怨两句,刘明也只能把旧警服们当做警察生涯的纪念品了。
困局:旧防弹衣也躺仓库
警服的回收,为何困难?昨日,成都中心城区某公安分局的装材科民警向记者介绍了一件警服从分发到最终处理的“旅程”。
“包括警服、警帽、领带、衬衣等,我们称为单警备装。”民警说,每一件备装的分发,都会录入“公安备装管理信息系统”,只要民警还属于公安内部系统,这些备装的分发日期、使用状态、去向都会存档,“在分发和使用阶段,可谓万无一失。”
随着备装老旧、需要更换,警用备装到了回收阶段,回收率却很低。“信息系统对备装回收没有硬性规定,分局则鼓励将备装交回。”民警介绍,即使备装上交,装材科也只能将其放置在仓库。“其实不光警服,包括老旧的防弹衣等也在其中。这些装备属于国有资产,我们也无权自行处理。大多数只能在躺在里面蒙灰。”链接
城管:尽量循环使用
不只是公安部门,成都环保部门、城管等,都存在程度不一的“制服困局”。
“城管队员的制服款式有和警服接近的地方,因此使用上有严格规定。”成都合江亭街道办城管科科长彭珊闽告诉记者,每个城管队员入职后,会向其收取1000元左右的制服押金,以免今后离职制服外流。“对于损坏或用旧的制服,我们大多堆放在城管科的库房里,也没有一个固定处理办法。只能尽量循环使用。”
记者随后从武侯区和锦江区多个城管科了解到,制服的分发由城管局统一分发,但管理和回收则由城管科进行,如何处理确有难度。
环卫:剪碎送垃圾站
对于整天接触大量垃圾和灰尘的环卫工来说,制服的更换频率要高得多。昨日,记者前往位于红星路四段的一家拥有1200名环卫工人的大型环卫公司,他们处理大量堆积旧制服的方式,也是多数环卫单位的典型做法。
“如果换下来的环卫制服反光条有磨损,具有安全隐患,就不能使用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旧制服会由工作人员全部剪碎,并压缩处理。“公司定期安排垃圾车专门运送制服垃圾,送往垃圾回收场。”
该负责人介绍,这种方式只限于具有垃圾运送和处理能力的环卫部门使用,“其他单位就不好使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鑫摄影雷远东
复制本文地址:http://www.hytehjq.com/aiiz/770.html